天寿陵园的空间境域形态-陵园解答_北京公墓网
看墓专车

天寿陵园的空间境域形态

  • 发布时间:2023-03-16 08:09:01
  • 来源:本站

「比」与「兴」是我国先秦时代审美意识的表达手法,常用于文字、绘画之中,所谓「比者附也,兴者起也」是指借物寓意,以客观存在的事物来描写主观感受。而园林景观作为更宏观的空间境域,与笔著作品的底层逻辑不尽相同。天寿陵园园林建设的灵感则来自于此,通过「比」与「兴」的外物与景象来抒发、寄托、表现、传达人与人之间看不见的情愫。

天寿陵园周边地形图天寿陵园周边地形图

01:枕山臂江的自然风光


天寿陵园背靠天寿山脉,与和平寺、青檀古树并肩而立,海拔559米,南距昌平城区约12公里。


史料记载,天寿山脉原名黄土山,由1409年正式更名,史称「军都诸山之冈阜」,是昌平历史的分界线。昌平从秦汉边城,一变而为明清畿辅,从边塞之地而真正成为股肱重地、「京师之枕」,从北方的军事重镇加速向政治、经济、文化城市融合发展转变,就始于这一时期。

天寿陵园天寿陵园

从地图方位上可以得见,天寿山脉宛若一道天然的屏障环绕在天寿陵园东、西两面,承载了自然赋予活力与生机,使得整个陵园的山水构建更趋向于山居建筑的空灵与飘逸之美。


除了地理方面的独特之外,天寿陵园周边的两处千年「古物」也十分惹眼。据悉,和平寺始建于唐代,由名将尉迟恭临建,李世民亲书,其中令人称道的无外乎正殿的奇景,两株挺拔茂盛的银杏树,一雄一雌,东西对望,相守千年。青檀古树也历经了千年时光留存至今,是北京市一株千年以上的青檀树。


无论是从客观构成条件还是从历史的眼光来看,天寿陵园选址的方位确实十分适用于园林式景观设计。


02:翳然林水的园林景观


园林艺术在中国源远流长,其完整的理论体系早在公元1631年就见诸于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一书中,「造园」这个专有名词便是由他率先提出的。


园林意境寄情于自然产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着以余味或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相激发时,才产生园林意境,这便是天寿陵园园林式设计的底层逻辑。

天寿陵园天寿陵园

天寿陵园运用了自然环境建筑、诗、画、楹联、雕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达到了产生于园林境域的综合艺术效果,简而言之就是以以点及面再到体的过程。园林是一种多维空间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概念性产物,而组织景区、分隔空间等手段使得全局既有一定疏离感又有意境上的延续,各个景区互相呼应衬托。天寿陵园将以梅兰竹菊四公子命名的园区分列东部,以儒家风骨命名的园区设在西部,足以体现出其对中国传统文化敬重与景仰。


另外,天寿陵园还仿照故宫的构建思路,设置以莲花池、生命教育馆、祭祀坛为主的中轴线。


03:博古喻今的墓碑设计


天寿陵园包含丰富的成品传统墓碑与成品艺术墓碑可以满足当下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而自选艺术墓则可以根据其特殊要求进行定制与在设计。


另外,天寿陵园还开展了定制级艺术墓石的业务线,以大理石、花岗岩、亦或青铜、铸铁及不锈钢雕塑的艺术墓碑,形式各异。可以说,每座墓碑都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都有着别样的风格和内涵。



买墓地 来北京公墓网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随身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005-9967

010-80109978